“能不能借这次精品小区改造,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‘五星级’的养老生活?”今天上午,长宁区北新泾街道新泾八村居民李娟拨通新民晚报夏令热线,语气里满是期待。她不仅希望改造能解决雨污水混排、架空线杂乱这些“老毛病”,更盼着小区能添些适老设施,让像她一样住了近30年的老邻居们,晚年生活更舒心。
小区中心花园里,吃过早饭的李娟正慢慢散步。“1995年小区建成,我们1997年搬进来,一晃快30年了。”她指着不远处的楼栋说,这里曾是让她骄傲的“新家”——公交站在家门口,过条马路就是地铁2号线淞虹路站,菜场、餐饮店步行可达,“生活便利得没话说”。更让她舍不得的是邻里情:居委会工作人员像家人般熟络,独居老人都有志愿者一对一结对,“谁家有事喊一声,街坊邻居都来搭把手”。
但岁月也给小区刻上了痕迹。抬头看,楼道外、绿化带上方,黑色的电线电缆缠成“蜘蛛网”,既不美观又藏着安全隐患;不少居民家的洗衣机排水管接在阳台雨水管里,一到用水高峰,污水常常外溢到楼下,“居民们为此吵过好几次架”。最让有车族头疼的是停车难,早晚高峰的“抢车位大战”成了常态。“我们年纪大了,就盼着改造能让小区‘年轻’起来,住得更省心。”李娟的话道出了不少老居民的心声。
令人高兴的是,新泾八村已被纳入今年长宁区精品小区改造名单。新泾八村居委会社工主管陈殷雯告诉记者,得知消息后,居委会、业委会连着开了多场征询会,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,提出232条诉求或建议,最终梳理出13条核心诉求:架空线入地、阳台污水管改造、绿化优化、增设停车位……“每条都说到了大家心坎里。”
“居民的合理诉求,就是改造的方向。”张小宏副市长在夏令热线开线现场回应,精品小区改造,涵盖了房屋本体修缮、室外总体改造、小区功能提升等多个方面,主要就是为了给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,让“老房子”变成“好房子”、“老小区”变成“好小区”。同时,相关部门也将通过党建引领、社区共建等方式,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,让居民全程参与讨论和监督,推动共建共治共享。
长宁区修缮中心副主任高志健对新民晚报记者说,这次改造不是“头痛医头”,而是“系统诊疗”:住宅楼阳台将统一加装污水管,让洗衣机排水、雨水“各走其道”;雨污水管分流与电缆入地同步施工,一次性拔掉“蜘蛛网”;通过优化绿化布局、拓宽消防通道,挤出更多停车位;更重要的是,会加入适老化细节,包括优化小区中心花园便民座椅等。
李娟站在即将改造的楼前,眼里有了憧憬:“等改造好了,阳台再也不会漏水,抬头能看见蓝天,下楼能稳稳当当散步,这就是我们老年人想要的‘五星级’养老生活!”
配资门户公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