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损车、展车能不能买?若要买,该注意哪些问题?
刚攒够首付的老王站在4S店闪闪发亮的全新车前,心凉了半截——价格比预想的贵了好几万!销售经理悄悄把他拉到一边:“哥,咱展厅那台展车,或者刚到店一台运输时有点小刮蹭的车,价格能少好几万,考虑不?” 老王心里直打鼓:听着是挺诱人,但这运损车、展车靠谱吗?真能买吗?
一、 能不能买?关键看渠道和知情权
答案是:能买!但绝对不是闭着眼瞎买。
别一听“运损”、“展车”就吓退了。咱得先搞清楚它们到底是啥“身份”。
展车: 就是长期放在4S店展厅里,供大家看、坐、摸的那台车。它最大的特点就是“被围观”得多。开关门无数次,座椅被各种体型的人试坐过,内饰面板可能被摸得有点痕迹,电瓶也因为长期处于展示模式(亮灯、开车机)而消耗比较大。但它几乎没怎么真正“跑过路”,里程通常极低(50公里以内算正常)。
运损车: 顾名思义,就是在运输或仓储过程中,不小心有了点“皮外伤”的新车。小刮小蹭最常见,比如车门边角、前后保险杠这些覆盖件(车身外壳,不影响车身骨架的部件)有点划痕或轻微凹陷。严重的也有,那就得另说了。
老王后来就遇到了邻居张先生。张先生去年买车时也遇到了和王师傅一样的预算难题,但他做了件“狠”事——花了几个月时间,像个侦探一样把运损车市场摸了个遍。 他最终在一家信誉很好的4S店,精挑细选了一台只伤了后保险杠、而且已经用原厂件完美修复的运损车,比买全新车足足省了好几万。现在开着,跟新车感觉没两样!张先生的经验很实在:只要你知道伤在哪、怎么修的、谁修的,并且价格合适,运损车完全可以成为高性价比的选择!
展车也一样,尤其适合那些不喜欢新车味道、急着提车不想等、或者正好看中展厅里那台配置颜色的朋友。所以,能不能买的核心,不在于它是“展”还是“运损”,而在于你能否清清楚楚地了解它的真实状况,并且这个状况你能接受。
二、 若要买!这几点你必须盯紧了
知道了能买,那具体怎么买才能安心又划算?下面这几条可是实打实的避坑指南:
1. 刨根问底:把“底细”摸得一清二楚!
展车: 重点关注哪里?电瓶! 问问4S店这车放了多久?电瓶状态如何?能否给换个新电瓶?或者至少做个深度充电保养?座椅和内饰: 仔细看看主驾和后排常被坐的地方,有没有明显的压痕、褶皱或污渍?仪表盘、中控大屏这些经常被摸的地方,有没有划痕?轮胎有没有因为长期原地不动而产生的轻微变形?
运损车: 这是重中之重!必须问清楚:
伤哪了? 具体哪个部位受损?(是车门?翼子板?保险杠?还是车顶?)
怎么伤的? 是运输挂带蹭的?还是被什么东西碰到了?
伤得多重? 仅仅是掉漆划痕?还是钣金变形了?最最关键的:有没有伤到车身骨架(也就是常说的四梁八柱)或者影响安全的结构部件?
用什么修的? 一定要确认更换或修复的零部件是不是原厂件!副厂件、拆车件坚决不行!
谁修的? 是4S店自己的专业钣喷技师修的?还是外包给了路边小店?修复工艺有没有保证?
2. 眼见为实:带上放大镜去“验货”!
光听销售说可不行,必须亲自上阵,拿出挑刺儿的精神仔细检查:
运损车必查: 找到当初受伤的部位,凑近了看!看修复后的漆面颜色是否和周围完全一致?有没有色差?迎着光看漆面平不平整?有没有橘皮纹或者小颗粒?用手摸一摸,感觉是否光滑?边缘处理得好不好?重点检查修复区域周围的缝隙(比如车门缝、引擎盖缝),是不是均匀一致?如果伤到结构件(这种情况非常不建议买),肉眼可能难以判断,这就更需要专业的检测了。
展车必查: 反复开关车门、后备箱,听听有没有异响?感受铰链的顺畅度。坐到驾驶座,仔细体验座椅的支撑感,看看有没有塌陷。把所有内饰灯光、车机屏幕都点亮,检查有没有坏点或触摸失灵的地方。有条件的话,让技师用设备测一下电瓶的健康状态。
通用检查: 无论展车还是轻微运损车,都要像检查新车一样,检查全车油液(虽然展车没怎么跑,但停放时间可能长)、轮胎生产日期和磨损、灯光系统、空调制冷制热等等。
3. 专业加持:第三方检测不是浪费钱!
对于运损车,尤其是损伤位置比较敏感或者修复面积稍大的,强烈建议自己花钱请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(注意!不是4S店指定的)来做一次全面检测。 他们经验丰富,设备专业,能更客观地评估车辆的真实状况,特别是肉眼无法判断的车身骨架有没有变形、修复工艺是否达标等问题。这几百块的检测费,很可能是帮你避开大坑的“保命符”。展车如果停放时间特别长(比如超过半年),也可以考虑做个基础检测,重点看电路和电瓶。
4. 白纸黑字:合同就是你最大的“靠山”!
谈妥了价格,检查了车况,还没完!签合同才是最重要的保障环节! 这份合同必须写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:
车辆身份明确标注: 必须写清楚这是“展车”或者“运损车”,不能用其他模糊词语替代。
损伤和修复情况要具体: 对于运损车,合同中要详细列出车辆受损的具体部位、损伤程度描述、以及修复更换了哪些零部件(最好具体到零件号和供应商,注明是原厂件)。修复是由谁来完成的?这些都得写进去。
保修政策要落实: 问清楚并写进合同:这台特殊的车,享受什么样的保修?是和全新车一样的整车质保?还是针对动力系统等核心部件的保修?针对修复过的部位,有没有额外的保修承诺(比如修复部位保修一年)?能否争取延长一些核心部件的保修期?展车方面,能否争取电瓶的专门保修?
所有承诺都要文字化: 销售口头承诺的保养次数、赠送的礼品、延保服务等等,统统要求写进合同里!口头承诺等于没有承诺。
5. 渠道选择:认准正规军,避开“野路子”
优先选择:品牌授权4S店。 他们有主机厂的管理约束,车源相对透明,修复通常使用原厂件和工艺,售后也有保障。就像张先生和老王最终的选择。
谨慎选择:网络平台、直播带货里的“超低价运损车”。 这里鱼龙混杂,特别是那些价格低得离谱的,很可能存在修复质量差(小作坊操作)、使用来历不明配件、甚至隐瞒重大事故或结构性损伤的风险。除非你对卖家和车辆知根知底,否则不建议冒险。
可以关注:大型汽车经销商集团或品牌官方认证的特别销售渠道。 他们有时会有批量处理的轻微运损车或退役展车,流程相对规范,价格也透明。
总结一下关键点:买运损车、展车,绝不是图便宜,而是图一个“明明白白的实惠”。 运损车,必须确认损伤仅限于覆盖件(车壳子),修复完美使用原厂件;展车,要重点关注电瓶、内饰磨损和停放时间。无论哪种,亲力亲为的细致检查、专业的第三方检测(尤其运损车)、滴水不漏的合同条款,这三样法宝一样都不能少!记住老王、张先生的经历,别怕麻烦,该查的查,该问的问,该写的写。把这些功课做足了,你就能像他们一样,用更划算的价格,开上心满意足的好车!说白了,买车不怕车“特殊”,就怕买得“糊涂”。心里有底,眼里有光,钱包省了,开心开车,这才是硬道理!
配资门户公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